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摄影器材 > 正文

流行的摄影器材,流行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cysgjj 发布于2024-08-19 03:31:58 摄影器材 47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流行的摄影器材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流行的摄影器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想买摄影器材有什么推荐吗?
  2. 为什么主流摄影器材多是日本货?
  3. 作为摄影师你认为最常用却不起眼的器材是什么?

想买摄影器材有什么推荐吗?

首先我不是器材党

我就说说我的器材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流行的摄影器材,流行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主要拍摄人像我来说手里现在主力机是佳能5D4,镜头有24 70 F2.8, 50 1.4定焦,70 200 F2.8,后期准备上16 35 F2.8和85 1.2。

先说镜头

当时上24 70的时候为的是兼顾,后来发现有点多此一举了,24 70太尴尬,目前基本都在吃灰,好处就是变焦,拍室内人像和视频的时候比较方便。缺点就是不长不短使用频率低。50 1.4我主要用来拍室内人像,锐度很高,光圈比较大,背景虚化的也很舒服,关键就是比较便携,小巧精致。再说70 200,室外人像我都是用这个镜头,长焦便于构图没有畸变,长焦带来的极致虚化很柔和,三个镜头搭配起来很舒服。

流行的摄影器材,流行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说机身

佳能5D4用起来确实很舒服,可能是用惯了吧。整体上来讲是专业人像摄影的标配机器,色彩直出都很棒,后期的修图都省劲不少。模特在拍摄中看显示屏的效果妥妥的满意,要是尼康估计就傻眼了,不是说尼康不好,而是佳能取巧了,感觉自带美颜了一样,皮肤白润,色彩通透

总体上来说佳能的东西拍人像是一点问题也没有,要不也不会成为影楼的主力机器了。我这堆器材拍摄人像是杠杠的,欢迎摄友多多交流,希望对你有帮助。

流行的摄影器材,流行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熊猫映画,欢迎大家关注我!

看你是一般的初学玩玩而已,还是有心进阶成为高手。仅就目前这个阶段,我建议先按钱不动。因为几家主要的厂商都发布了新的相机。待新相机上市,原已上市的相机会有降价,两个月后再买不迟。👌☀

这个不好回答,不过也试着回答一下吧,我用自己的经历举例说明吧。

首先,关于摄影,首要的就像相机和镜头。什么品牌重要,因为任何品牌都有它的优势,也有自身特点,所以完全是个人爱好。我选择的主机是佳能(曾经用过5d2、5d3,现在用的1dx-2),因为当时不太懂的时候选择的就是这个品牌,多年了用熟了,最重要的是一大堆镜头都是这个品牌的,如果灭门,那要花很多钱。

其次就是配件。一是摄影包。我觉得能够起到保护装备的作用,能够满足多数时间携带装备的需要就行,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大凡都会准备很多个,应付不同的需要。二是滤镜。这东西有可以无也可,反正后期都可以做成这个效果的,有钱就买一些吧。三是三脚架,我选择的是RRS和捷信,都在万元左右,轻质耐用。四是灯光设备,拍人像必须有,如果不拍人像有无无所谓。

总的来说没有什么固定的东西,只是相机镜头必须有,别的东西自己需要就买一些。

如果真有一个“最好”的,那别家厂商要么倒闭了,要么它还得“养”活一个对手,不让自己陷入垄断的领域,参考早些年的intel和amd就知道了。(也不知道amd的ryzen现在怎么样了,不太关心电脑硬件)

摄影器材也是一样,普罗大众熟悉并且会消费到的品牌里,早些年是佳能一家独大(再早就不知道了),但另外几家主要厂商一样活的好好的(也有一些消失了)


要么大家各有定位,价格区分;

比如中画幅之类的,对比全幅c幅m43,好不好?但是你得消费的起啊!

同价格同定位的,各有优劣:

佳能的机身一般,镜头群成熟齐全价格算起来还不高;

尼康的锐度宽容度不错,老卡口限制了镜头不如佳能,品控还不如佳能好;

索尼的黑科技满满,传感器强,操控上差强人意,无反镜头价格高还抽奖;

松下的***一直是***的存在,但是3/4感光元件限制了很多人的选择(现在全幅也出来了,会怎么样不知道);

其它的不算很了解了,也一样有忠实客户

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摄影器材也是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摄影器材品牌很多,喜欢就好。

胶片的摄影器材中,普通的就不说了,现在用的人也少了,大画幅中有仙娜、骑士、林哈夫等,中画幅有哈苏、林哈夫、禄莱、徕卡等,现在还有些市场,有些摄影家、摄影大家还在使用。

在现在使用比较广泛、在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中使用比较多的数码单反相机有佳能、尼康、索尼等相机。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某一品牌。这些品牌我认为都不相上下,数码相机当然哈苏、徕卡最好了。数码单反相机

佳能、尼康好一点,喜欢那个品牌就可选那个品牌。微单还是索尼好一些。这只是一家之言,还是那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手中的相机永远是最好的。

为什么主流摄影器材多是日本货?

商人总是逐利的,摄影器材对于他们来说说到底其实也只不过是一件商品,当一件商品不能为厂商到来收益的话,那么它就没有卖的必要。

影像设备发展的历史来看,日系相机最初也是模仿欧系相机去制造,只是后来慢慢地,日系相机能够以更低的价钱做出差不多性能的相机而把市场份额抢到手,有市场份额意味着能够有更多的资金去继续研发。

特别是从胶片过度到数码的这个重要时期,日本一众厂商对感光元件的研发可谓是不遗余力,而正是这样的一个阶段,让日系相机在感光元件的技术上慢慢地超越了欧系相机,加上几十年来从模仿到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日系相机在[_a***_]研发上也同样具备了相当强的能力。

与此同时,欧系相机走的路线似乎也和日系相机的不同,欧系相机至今仍然会有很重的机械感在里面,而日系相机则逐步地专项电子化。所以在零件生产、装配等方面,欧系相机比起日系相机,会有更加多需要人手装配的工序在里面,如此一来,生产成本就会上涨,价格就自然一直高居不下了。正因如此,欧系相机的销量比日系相机要差好多,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所以说到底,这依然是钱的问题。商人只有看到一件产品前景,又或者在一件产品上赚到钱,才会加大投入生产更好的产品去赚更大的利润。而如果贸然去制造同类型的产品,即便是性能差不多,但碍于成本等因素,这件产品的售价与老牌厂商同类型产品差不多甚至更贵的话,这就很难让消费者去为你埋单,更别说抢到市场份额了。

总的来说,还是一开头的那一句:商人逐利,但凡是无利可图的产品,是不会有商家傻傻地去做的。

发展的早是个原因。另外摄影器材需要细致的做工,这符合日本和德国工业的特点。而德国在发展过程中明显创新不足,所以徕卡等品牌无论是在专业还是民用市场上早已不如尼康佳能。

因为小日本肯花人力物力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其实不论胶卷或数码感光元件都不是小日本的发明。在光学上甚至到今天都不算顶尖。但是在小日本积极求精的同时,欧美老牌们安于现状,自视过高,完全没危机感,结果就是全部死在沙滩上。

谢谢邀请!

首先、日本人没有垄断,只不过占有了大部分的民用市场。商用以及其他领域没有绝对优势。论光学造诣,不敢说比得过德国人; 论芯片的设计制造水平,也不好说对美国人有多大优势。我觉得首先是日本人超强的商业手段。然后是高远的战略眼光,例如,他们(确切说是美能达和佳能)先于他人把控了af技术,并早早布局好自己的系统。日系企业尤其这些影像大厂,众所周知是相爱相杀,常常互相帮助愉快搞基,颇有一副共同富裕的样子,不像别人非要拼个你死我活的。

其次、民用普通相机设计已经不是特别高精尖的技术,决定其市场占有率的是性价比,产能,营销这类因素,因此德国的高端光学技术虽然最牛,柯达的高端感光元件也无话可说,但是在上述因素方面则无法与日本企业抗衡。而相机技术又恰恰没有低端到中国普通企业都能在短时间内突破,要不然中国相机的市场占有率一定是最高的。

最后、相机的光学技术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这个有点类似汽车工业。仅凭一人或者几个人的知识储备是无法从0开始设计辆能投入市场还能占领市场的小轿车的。高端镜头的光学技术也差不多,而且它对工艺要求也是非常高。具体就不细说了,总之这点也是这个领域被垄断的主要原因。

有很多原因啊,战后日本半导体技术迅速发展起来,***扶持了一大批电子工业 抓住了历史机遇期。后来等我们有能力做的时候发现市场已经被占领。其实也不都是日本货还有德国产的和一小部分美国产的,就是价格贵了点。

作为摄影师你认为最常用却不起眼的器材是什么?

镜头纸吧,镜头要保持干净。另外镜头纸还是一个容易***的道具,你试想像一下,在新手面前,自己时不时拿出镜头纸来擦镜头,脸上一幅认真的表情,再用眼睛扫一下围观的人群和其他的摄影师,脸上浮起一点不屑的笑容。这个逼,装得我给100分。

照相器材中,最常用最不起眼又很重要的器材我认为有3件:

1是清洁材料,最不起眼,用的最多,我本人有一习惯,每次拍摄前后都要对器材做一次清洁。

2是存储卡,看起来很小,但很重要,2016年7月去肯尼亚拍动物大迁徙,因为知道费卡,就多备了几个,记得出发前把卡装包里了,到拍摄地后一通高速连拍,不到二个小时机内装的2个卡全满,待换卡时才发现备卡忘带了。

3是快门线,出门拍摄最易忽视的就是它,弱光拍摄和长曝离不开它,有时候忘带了只有用延时2秒功能,很麻烦的。

当然其它不起眼最长用的器材也还有,本人感觉这3种较重要,这也是亲身感受。

最常用却不起眼的摄影器材我认为是反光板,很多人拍照基本都不会带,但是在人像拍摄中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反光板在人像拍摄中,可以给***暗部补光,一般是自然光或者闪光灯时使用,因为它自身不会亮,所以角度调整真重要。

室外拍摄时的情况

如图,摄影师在拍摄时,***带着帽子,自然光下***的面部必然是个暗面,所以旁边的助理就需要用反光板给***面部补光,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面部就会像对亮一些。

室内拍摄时的情况

室内拍摄的时候,我们经常选择的会是窗户的位置,因为这里是比较亮的,但是如果相机直接对着窗户时,因为窗外的光线比较亮,室内外反差比较大时相机会自动平衡,造成人与面部很暗。

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反光板来给***的暗部补光了,当然室内会有多种补光器材,但是反光板补的会相对闪光灯开说柔和很多,***面部也会更自然。

总结:很多摄影师外出拍摄基本没有带反光板的习惯,但是我认为买一个十几块钱的折叠反光板要比上千块的闪光灯便宜多了吧。

以上就是我对摄影器材中最实用又不起眼的反光板的一些使用感觉,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回答,也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一起聊聊摄影中的那些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行的摄影器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流行的摄影器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mwnw.com/post/50620.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