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摄影技巧 > 正文

活动场景摄影技巧,活动场景摄影技巧有哪些

cysgjj 发布于2024-08-13 23:36:59 摄影技巧 60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活动场景摄影技巧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活动场景摄影技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摄影师都是怎样拍摄演出活动的?
  2. 各位摄影老师在摄影的时候都会怎么找焦点?如何对焦点?有什么聚焦的诀窍?
  3. 如何拍好培训场景照片?

摄影师都是怎样拍摄演出活动的?

一个摄影人拍摄文艺演出活动是一件辛苦而快乐的事情,由于光源的问题,在拍摄舞台演出照时很难拍出非常成功的片子。

摄影人要想拍出优秀的演出活动照片,必须做到设备先进、技术过硬、眼睛敏锐、手脚快捷、工作到位等要素。这样,不论什么演出活动都可以得心应手,拍出一幅幅优秀的作品

活动场景摄影技巧,活动场景摄影技巧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舞动的青春 郑海斌 摄影

舞台摄影的魅力就在于丰富的灯光角色形象瞬间变化,带来精彩纷呈的艺术展现。而摄影本身就是将动态凝固成静态瞬间的艺术手段,在凝固画面的同时将 感情呈现,舞台摄影便成为很多发烧友们追捧的拍摄题材。在舞台摄影中,常用的镜头24--70、70--200、300、600等变焦镜头和长焦镜头。一些特殊画面用大光圈拍摄,可以虚化杂乱背景人物层次好。

飞天 郑海斌 摄影

活动场景摄影技巧,活动场景摄影技巧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拍摄舞台活动的图片,首先要选感光度高、像素高的单反相机,其次准备一个轻便、稳固的相机三脚架如果剧场里可以闪光,可以带上外置闪光灯备用。到剧场后,要观察剧场情况,最好找一个适合摄影的位置。当然,如果有二层最好,可以拍到非常壮观的场景。一切就绪后,要将相机的感光度调到800--1600,甚至更高。一般来说感光度越低,躁点越少,影像清晰,可以适作品要求、场景环境、灯光而确定。由于剧场舞台灯光照度很高,也可以***用闪光灯补光的方法拍摄。

文化下乡 郑海斌 摄影

先看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作为纪实类的东西,如果偶尔拍演出,拍得再好可能意义都不大。作为长期项目跟拍一个特别的团队或某个特别的演员,融入他们,既拍他们的演出,也拍他们的生活。人生如戏,好戏往往在舞台之外。只可惜一般人做不到,其间的差别是专业和业余的差别。就单拍演出而言,玩抽象(比如慢门拍)比具象有意思,拍花絮比拍演出有意思,拍演员比拍演出有意思。少拍大场景,多表现情绪氛围

活动场景摄影技巧,活动场景摄影技巧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师都是怎样拍摄演出活动的?

简单来说:

1、准备好相应的拍摄用设备及附件,提前到达熟悉拍摄场地;

2、设法去后台拍摄演出前的花絮,包括演职人员的准备工作、化妆及观众的情绪等;

3、拿到演出节目单,做到心中有数,拍摄时,重点节目重点照顾;

4、拍摄嘉宾席的重要嘉宾;

5、拍摄过程中,做到全景、中景、节目中演员的造型特写等拍摄,演出流程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演出节目的故事情节要抓住,表现内容要丰富声情并茂;

6、拍摄时注演出现场的环境测光,白平衡K值不宜太高,快门速度稍快(特殊效果除外);

7、对于被主办方邀请的专业摄影师来说,要更专业的尽职拍摄,演出后向主办方提供完整的影像资料,供其选用。

必备闪光灯,我个人用的是神牛860ll代,有钱可以搞个佳能原厂,然后就是机身最好是全画幅专业级别机子,如5D4,镜头搭配定焦50.,1.4。16-35,2.8。24-105ll。就可以拍商业片了。

舞台摄影、表面复杂、实际你喜欢、就成功了一半、如果你是爱好、就要先了解场地要求、有局限性、不能用闪光灯、不影响[_a***_]和观众、调静音最好、坐稳了不能随便走台、无论什么相机、也能拍出清晰的美丽的图片……


各位摄影老师在摄影的时候都会怎么焦点?如何对焦点?有什么聚焦的诀窍?

摄影时的对焦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主体是否突出、能否很好地表达主题需要认真对待这个环节。

第一、建议少用多点对焦。对焦的的方式包括多点对焦、点对对焦,多点对焦又分21点对焦、39点对焦等等,不同的相机有不同的区分,但是大致意思相同,就是由多到少直至“单点”。

实际拍摄时,除非是大合影、大风光、大的人物活动场景,其他的一般拍摄,建议使用较少点比如9点的对焦,这里的点越少,对焦越为精确,越是能突出主体,对于主题的表达也越为显明,当然,对焦的掌握难度也随之在加大。

建议练习时由比较多向较多过渡,再由较少点向单点逐步熟悉。

第二、对准构图画面中的“最精彩”部分进行对焦。画面中的最精彩部分最能反映拍摄者创作意图,最能表达画面的主题,必须让它充分凸显、“木秀于林”。

对于什么是最精彩,只能由拍摄者主观认定,一旦认定了它,就得针对它来对焦。

比如,为了刻化人物的神态,常常认为眼睛是最精彩的;为了刻化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口型往往是最精彩的;为了刻化人物的动作,人物的手势往往是最精彩的;等等,不一而足。

小结一下的话,就是针对画面中最精彩的部分用较少的点或单点对焦。

如果觉得说的有道理,请关注《拍客张光林》。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各位摄影老师在摄影的时候都会怎么找焦点?如何对焦点?有什么聚焦的诀窍?

这个问题想回答的详细,透彻,是有一点难度的。而且没有摄影师因为拍摄习惯和经验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对焦方式及选择不同的对焦点。当然,保证拍摄主体的清晰度,这是拍摄对焦的首要原则。

比如,风景人像摄影的对焦方式及焦点选择,光圈选择、景深控制就是有区别的。篇幅影响,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我在人像拍摄中,对于对焦点选择的心得。

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人像对焦点的选择,基本原则就是 眼-头-人的选择次序。

一、半身人像,人像特写。

人像面部出镜的对焦点要选择人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递情感的门户;一幅好的人像作品,模特的眼睛是会说话的,那我们的对焦点自然要落到***的美眸上。

二、环境人像。

环境人像的拍摄中,体现的主体可能偏重于人物,也可能偏重于景观;基本的对焦点选择,一定要选择***的头部,也就是面部。如果人物在环境中的占比太小,比如大场景的环境人像,取景框中不一定能准确的捕捉到***的面部,那这时候对焦点选择人就可以了。

三、拍摄群体人像。

拍摄群体人像,必须要注意前后景关系、光圈选择,多个人物是否在一个焦平面。

摄影作品不管人文还是风光,静物都是要表现一个主题,画面中都会有一个主体,而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该对焦的点,比如人像摄影中人的眼睛,风光摄影中的画面的兴趣点,风光中带有人物或动物,那人和动物就是焦点,表现山川的山的尖,表现前景的前景中的物体等等,对焦如果画面是静止的,我一般用屏幕对焦,架好三脚架,切换成手动对焦模式,用显示屏取景,放大焦点位置,手动调节让焦点清晰,这样就能保证焦点不会动,保证清晰,如果拍移动物体,还是用取景器自动对焦,对焦点选9个,并开启自动伺服连续对焦,保证追焦成功。另外拍人因为对焦眼睛,对焦点选单点,移动焦点到人物眼睛,静态拍摄就行了。

找对焦点和怎么对上焦是二个问题,先说第一个怎么找对焦点,这又可分成几种情况,原则上要以照片中的重点做为对焦点,比如拍人物特写要以眼晴为对焦点,拍环境人像要以人物为焦点,拍风景照要兼顾照片的整体,一般选择画面的前三分之一处做为焦点,如果画面有前景选择焦点时要保证前景是清晰的,原则上对焦点的选择和照片要表达的主题一定要一致,但这个还依个人拍照风格表现手法不同而不同,所以在对焦点的选择上也不必完全教条化。下面再说第二个问题怎么对焦,这个在正常光线下完全没有问题,无论是选择点对焦还是群组对焦都能准确合焦,如果整个画面中的元素比较多,建议***用点对焦,这样可以保证对焦的准确,避免焦点偏移,比如拍人物特写想对在眼睛上结果焦点对到了鼻子上这种现象发生,一般相机的中心点对焦能力最好,拍照时可以先将画面主体放在中心点半按快门对上焦后再移动相机二次构图完成拍照,光线不好时对焦相对因难,这时要找到与被摄物距离相近但有明显反差的地方对焦,比如亮灯的窗户,街边的路灯,楼房的轮廓等,对上焦后按下对焦锁定键锁定对焦点完成对焦,也可在对上焦后将自动对焦改成手动对焦锁定对焦点,也可以完全用手动对焦,这个在黑暗条件下是比较有效和准确的。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拍摄静物风景照时用单次对焦模式即可,拍摄运动物体一定要用连续对焦模式。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拍照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照片画面清晰,要把你拍摄的内容或意图传递给能看到你拍摄的照片的人,他通过图片画面能一眼“看到”你想表达的内容,我们且称之为“焦点”吧。广义的说就是拍摄者用图片中的最清晰的画面部分引导看图人的目光来引起共鸣,或者说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具体的说只要是拍摄的设备,要达到成像的目的离不开焦点、焦距等原理,首要图片清晰,一张模糊不清的图片恐怕自己也不认同吧,当然拍的“映像派”的效果那又是另外回事了。

那么在拍摄中如何正确的找到“焦点”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小技巧能帮助确定焦点位置。

一是确定拍摄内容的兴趣点。拍摄人物或物体最想表达的部位就是一个实际的兴趣点,也是拍摄的主题,以其为中心将多个环境元素融入到你的画面里,或为突出主题把其它元素虚化掉,当观众看图片时眼睛往往也会被引导到这个兴趣点-焦点。

二是善用画面的三分法则,用画面的三分之一作为你的焦点。这种方法拍摄风光片常常用到,因为在观景时,人的眼睛都会有随着风景纵深看过去,因此画面中兴趣点就是拍摄的焦点。什么黄金分割,九宫格构图也是基于这点展开。

三是超焦距,拍摄大的场景或要求整个画面清晰就要利用到它。如何理解超焦距呢?简单的说就是焦点前后的一段纵深距离,也可以把这个纵深范围当成一个焦点来看待,这个纵深范围就是一个拍摄兴趣点,此时围绕这个兴趣点中心位置来调整光圈和拍摄距离来达到拍摄的要求。

如何拍好培训场景照片?

如何拍摄好会议或培训现场照片

一、概述

二、拍前——准备

二、拍中——会场拍摄要点

1. 全景照 拍摄要点

2. 局部照 拍摄要点

3. 活动照 拍摄要点

4. 合影照 拍摄要点

培训场景,顾名思义,拍摄主体为培训现场。培训又以室内为主,合影一般安排室外。室内部分,鉴于受到空间、光线的限制,建议:

广角镜头,或24-70。

白平衡可设置为自动培训开幕和培训中的大景,建议光圈小于5.6,感光度设置到安全快门范围内授课人特写可用大光圈,感光度可适当降低,要以课件投影为背景,最好在课件题目时完成,以便丰富培训信息。

课间互动视情况灵活掌握。

室外合影以站队整齐,培训对象精神面貌调动为主,机器设置可根据光线条件,在感光度100,光圈5.6的基础上加减。合影在室内时,建议使用闪光灯,相机设置为M档,光圈设置为5.6,快门设置为六十分之一。

浅见。


1/7 分步阅读

要有反应各个时间段的培训照片,如培训前、培训中、培训结束;听讲时、老师提问时、考试时等等的照片。

2/7

要有体现培训主题和教材的招聘,如ppt、课本、学员的笔记等等。

3/7

照片应有从学员正面拍摄的照片,能够体现学员身份和特点。

拍摄培训照片是一种纪实的作品,这是培训机构做为资料存档用。所以我们在拍摄这类照片的时候有几个要素是明确的,要真实的反映现场情况,多角度多景别(大全,中景和特写)的进行拍摄。要保证每一个发言人都有镜头(照片),要注意场内的细节部分的拍摄,比如:学员写字的,看资料的,在一起讨论的。这样拍摄就可以把培训现场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

拍摄培训场景得配备两个镜头,一只广角的,一只中长焦的,还得一个闪光灯,闪光灯上带柔光罩,速度必须保证在清楚的前提下拍摄,最好是设置速度优先,广角镜头拍大景,中长焦镜头拍特写。拍摄位置在会场的后面拍带老师的全景,在***台前前面拍会场的全部人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活动场景摄影技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活动场景摄影技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mwnw.com/post/49293.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