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摄影作品 > 正文

怀旧摄影***作品,怀旧摄影***作品图片

cysgjj 发布于2024-06-02 06:18:22 摄影作品 71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怀旧摄影大师作品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怀旧摄影***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过去玩胶片相机摄影,没有丢失的技艺值得怀旧拾起玩玩吗?有什么建议吗?
  2. 你有过深夜躺在床上翻几年前的老照片的经历吗?你当时在想什么?
  3. 拍一组中国风照片,都可以拍摄什么?怎么拍好看?

过去玩胶片相机摄影,没有丢失的技艺值得怀旧拾起玩玩吗?有什么建议吗?

1.彩色胶片冲洗出来的厚重质感是数码照片没法比的,现在家里挂的一幅反转片冲出来的照片是用奥林巴斯miu2傻瓜机拍的,其细腻质感、厚重色彩给人深刻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算法的应用,未来数码照片不经后期直出也会具有胶片的特质。2.胶片冲洗手工制作过程很享受、很期待,尤其是银盐这类,独具特色,过程及其结果都是独一无二的,照片具收藏价值。3.目前似乎没法解决胶片冲洗的环境污染问题。

25年前学习摄影时,开始跟日本写真专门学校的钱老师系统学习相机使用、感光化学、暗房工艺等课程。后来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时黑白摄影课程是由中国图片社的“黑白王”赵巷老师给上的。在那段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做了大量的各种尝试,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怀旧摄影大师作品,怀旧摄影大师作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记忆深刻的几件事情:

发相机:

第一次接受日方颁发学习相机。那应该是学习摄影最兴奋的一刻。当时的村松校长准备了30多台日本60-70年代的全机械相机,挨个发给我们。当时有美能达的SRT101、富士卡的螺口、宾得的螺口、尼康玛特、佳能的AE—1、A-1等,虽然已经很老的相机,但每一台都好用,尽管有一些老式的追针式测光表已经不灵敏,但依然可以使用。我很***的得到了一台黑色的佳能AE-1,开始了我的摄影学习。

怀旧摄影大师作品,怀旧摄影大师作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冲洗黑白反转工艺:

黑白胶片拍的多了自然就想试试更多的花样,之前几乎配了黑白显影胶片和相纸的各种药方,那时几乎不用通用的D-76、而是使用D-96、依尔福ID50、ID67、ID20等,什么调棕、调蓝药等,后来看到了黑白负片反转冲洗工艺,在老师的指导下冲洗了两卷。黑白反转工艺最主要的就是中途曝光与漂洗的过程,因此需要首显和二次显影时反差相对大一些。其实今天如果还做黑白胶片的朋友可以试试黑白反转工艺,会感觉很神奇。后来帮助学校研究生做实验制作了很多黑白反转片。

手工彩色暗房:

怀旧摄影大师作品,怀旧摄影大师作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次想要制作彩色暗房工艺时,由于没有恒温槽和走纸机,当时决定自己制作恒温显影盘。那是一个酷热的暑***和杨老师两人去医院要的石膏粉和绷带。提前买的电褥子的加热丝和温控调节器。制作起来并不难,利用石膏和绷带把电褥丝固定在塑料显影盘底部,开始倒药、加热,经过2小时,显影液温度达到38度,可是为了保温暗房没有开空调,就在闷热的暗房中,光着膀子开始制作自己人生第一张彩色照片。当时没舍得用柯达相纸,使用的乐凯相纸,虽然有些偏色调整的不到位,但对于第一次彩色暗房宣告成功。后来条件好了,有了两台虎丘36寸彩色冲纸机,彩色暗房做起来就很顺畅。当时我们参展、参赛的彩色照片都是自己手工放制的。

手工冲洗彩色反转片:

那个年代拍摄反转片感觉很奢侈,所以每次都要接片头,节省出两张底片,所以自己冲卷时就能保证都冲洗出来。反转片冲洗使用的柯达E-6的套药,价格当时真的很贵。最初没有使用佳宝冲洗鼓时就是用显影罐一步步的冲洗。严格的温度、每次严格的搅拌,当自己成功冲洗出第一款反转片时真的很兴奋。

写这些文字确实给自己带入很久很久以前的画面中,那个年代虽然没有计算机、没有互联网但依然很充实。摄影的每一个阶段都值得纪念,而照片是我们最好的回忆。


谢谢关注、转发、评论

怀旧是一种情怀,就跟听音乐的黑胶唱片一样,那种味道和现在的是不一样的,虽然现在很多数码总想着要恢复到以前的胶片的感觉,但是很难,这是照片本身!

另外,玩胶片是一种人生经历,是一种精神的投入,那种曾经快乐和投入,再拿起来,是一种回忆的惊喜!

胶片的技艺是很值得重拾的,随之而来的按下快门之前的构图用光。后期的片子的颗粒感,氛围意境,这是在数码里面找不到的。

快乐很多时候在于过程,而无关乎结果!

人活着,总要有属于自己内心的一些美好东西,就算是一种情怀吧!坚持吧!

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玩最普通的胶片机,用过的相机有北京的长城(135它可以每拍完一张自动卷片)、海鸥4A型(120)和海鸥205(135),但没有玩过单反胶片相机。在玩儿黑白胶片时从卷电影胶片(一次不能卷得太多,最多可以卷到43左右)开始,到自己配置显影液(储备液,用时根据情况稀释)、定影液、冲洗胶片,买放大纸、放大、上光(烘干)和裁剪。放大机买的很简单的,装上别人送的放大镜头和自己做的放大卡尺。说起这个那就是个玩得开心。

在此也想说说后期,还要以为在数码相机时期才有后期,其实在胶片时代也有后期,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后期不能像现在丰富。比如胶片的后期可以从配置显影液开始,它的药品的配比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最主要的药品是米吐尔),然后选择显影液的浓度和显影时间(过曝的显影时间短,反之)的掌握,一个胶卷在冲洗时根据深浅可以选择它的显影时间。放大时可以选择光圈大小来控制曝光时间,我的曝光时间就靠数数。对大光比的底片发大时用黑纸进行选择性遮挡(和现在在镜头前晃动黑卡一个意思),我还用过玻璃再用蜡烛熏黑(一半的地方熏全黑经过过度后不熏黑)来制做软边渐变镜。在放大时可以用卡尺和调整镜头位置进行二次构图。总之好玩儿,到了彩色胶片时就不自己冲洗胶片了,但我还可以用彩色胶片放大黑白照片,曝光时间需要更长一些。

感谢好友邀请。

不过我自己没玩过胶片,从入门开始就接触数码单反(也是没钱玩胶片)

存在即是道理,身边朋友有玩的,沉溺其中,为胶片的质感所不能自拔,有些烧钱,还是建议特别喜欢的人再去考虑

你有过深夜躺在床上翻几年前的老照片的经历吗?你当时在想什么?

相信谁都有翻看老照片的经历,当然每每看到老照片的时候。每[_a***_]的想法可能都很不一样。但是我敢肯定的说90%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每当看到老照片的时候就会感叹,青春易逝,容颜易老。呵呵,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叹,有这样感叹的朋友关注我吧!

相信***都会有这个经历,说白了就是怀旧。不知题主年龄若何?其实,年龄越大越老的人更容易怀旧的。自己经历过的陈年往事,年轻时旅游工作过的地方,从幼儿园到大学经历,接触过的同事亲戚朋友战友和工作期间的上级领导,教过自己技艺的师傅等,都是怀旧的题材。特别是留下纪念的老旧照片,更让人触景生情,这无法忘却的情愫和记忆,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往事如烟,怀旧时长。让我们在回忆中展现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怀着一颗不老童心走向渐去的人生吧。

深夜躺在床上经常翻看老照片的人,大多数都是比较容易伤感、怀旧的人,不管怀念的是曾经那个单纯、天真的自己,还是有人陪你走过的那段青葱岁月……相信都是曾经真实的存在!

闲暇之余的人最容易伤感,一伤感人就容易回忆,不管你现在是20、30、还是50岁,记忆中最好的时光,最美的时刻也都希望用照片保存下来,留住最美的时刻,留给以后的自己回忆,毕竟当下是你以后最年轻的自己。小时候家里穷,总共没照过几次照片,最早的是一岁时的婴儿照,年代长了有些模糊,后来把爸爸、妈妈年轻时、连同自己的,一起拿到照相馆重新翻新了!现在好好的放在相册里,老人也会时不时的打开看看……

不得不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啊,无论愿不愿意,都催着你不停的往前走,好在现在科技发达,照相录像等都可以保存下来,这样等你想翻看的时候就可以回忆起来……曾经的自己,相信你翻看的时候,只想说句,曾经真好!




深夜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翻开自己过去的老照片。回忆走过的路程,回忆回不去的年代。心里一阵心酸。想想如果人生会再次从来是多么快乐!但是一去不复返了!如果有后来的经验回到回不去的年代,现在是多么成熟。多么想做以前想做没有做的事情!现在是回忆!也是梦中的忘想吧了?[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拍一组中国风照片,都可以拍摄什么?怎么好看

谢邀。

如果你想拍摄“中国风”的照片,首先必须对“中国风”这个概念的定义要有足够的、必要的了解。

***是这样对“中国风”进行定义的:

中国风(英语:Chinoiserie)也译成“中国风情”、“东洋风情”,在艺术史上是一个专有名词。此风格起源于十七世纪,在十八世纪成为风行全欧洲国际时尚表现在各种艺术类型,并在各地发展出不同特色。

中国风的表达方式很多,曾经用过一组水墨风的方式来表达。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宏村乌镇桂林黄山以及杭州西湖景区内的多个景点。风和日丽的宏村、烟雨蒙蒙的乌镇、日落西山的桂林、云卷云舒的黄山、银装素裹的西湖都在告诉我,什么叫做因地而异,因时而不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怀旧摄影***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怀旧摄影***作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mwnw.com/post/30236.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